大理·人物|李文勇:乡村健康“守护人”

2023-04-28 10:41:15来源:大理融媒

李文勇是大理市上关镇青索村的一名乡村医生,在当地提起他,无人不知晓。作为大理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,他已经从事村医工作四十年。四十年来,他绝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村卫生室度过,面对患者的需求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,在寒冬酷暑的轮回里,默默守护着一方健康,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。

村民信任的人

早上7点半,青索村卫生室便忙碌起来,村民们都要赶早看病买药,然后出去干活。李文勇细心问诊,给每一名村民开出药方。前来看病问诊的村民不仅是本村人,周边村的村民也会来这里,年门诊量达2000多人次。


(资料图片)

杨宇光

上关镇马甲邑村民

附近七八个自然村的村民都是来这里看病,李医生非常细心、医术好,对老百姓好、对病人也好,我们都信任他。

对医者而言,患者的信任就是工作的动力。上世纪80年代,也是因为一份信任,促使李文勇走上了从医路。李文勇生于1961年,1981年高中毕业,当时青索村的村医因年龄较大,不能继续工作,村干部便动员他去学医,接老村医的班。“当时我的想法是继续去学习,考到外面去工作,但是老父亲是医生,组织和村民也需要我,他们的信任让我决定留下来。”李文勇回忆。随后,他便参加了乡村医生培训,1983年回到青索村医疗站接了老村医的班,投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。

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,工作之余,李文勇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积极自学,功夫不负有心人,1992年3月被大理卫校录取。经过三年的正规专业教学,1995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。

多年来,李文勇刻苦钻研,精益求精,参加过二十多次培训,坚持向上级医院相关专家“取经”,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,常见病和多发病处理起来得心应手,真正让群众受益。

四十年的日常

青索村共有村民1000户、3600人,居住最远的农户距离村卫生室10公里以上,谁家的亲人有什么病,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,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,李文勇的心里都有一本明明白白的健康账。40多年来,他的足迹遍及村庄的每一个角落、每条巷道,患者一个电话打过来,他便立即上门诊疗,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。

李文勇

青索村乡村医生

青索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多人,除了在卫生室接诊,还对常年有疾病、老年人等开展上门服务,平均每年要上门服务40人左右。我们还承担着妇幼保健、计划免疫等工作,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。

除了日常的看病问诊、健康知识宣传,抢救工作是对李文勇最大的考验。时间回到多年前腊月的一个晚上,李文勇在值班时,某村民因剧烈腹痛,到卫生室急诊,病人刚到就出现了休克症状,根据多年行医经验,李文勇觉得可能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。时间就是生命,他当机立断,立即安排病人转医院治疗。期间,他一边联系医院做准备工作,一边联系车辆,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。经上级医生诊断,病人因黄体破裂,出血量较大,如不及时手术,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,便立即进行手术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及时抢救,病人转危为安,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,默默离开医院,他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。

李文勇说,无论是异位妊娠还是心梗、脑梗等急性病,每一次抢救、转诊都是在和死神赛跑,看到抢救成功的村民回到家,吃得好、睡得好,心里面很是欣慰。

“父女兵”的坚守

2011年,卫生室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同事,那就是李文勇的女儿。在李文勇的影响下,女儿李惠也加入到农村医疗事业的队伍里,将热血青春洒在家乡的土地上。卫生室的“父女兵”,一起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。

李惠

李文勇女儿 青索卫生室临床医生

从我有记忆开始,我爸爸就一心扑在工作上,不管是深夜还是吃饭的时候,只要病人需要,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到。以前交通不方便,基本是自己骑车去,晚上也一样。爸爸对农村医疗事业的热爱也深深感染了我,在他的影响下我学了医学,2011年回到青索卫生室工作,现在已经和爸爸共事了12年。

现在,李文勇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,但他还坚守在村医的岗位上,村民离不开他,他也放不下村民。四十年如一日,李文勇心系群众疾苦、关心群众安危,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底网,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。

李文勇

青索村乡村医生

一辈子在村里工作,对老百姓有很深的感情,老百姓对我也有脱不开的感情,我们之间相互割舍不了。我今年62岁,也到了退休的年纪,但是卫生室需要我,那我就尽可能地多出一份力。

记者:杨润婷 赵志伟

编辑:陈丝华

值周:胡亚玲 张辉

主编:李胜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两市融资余额减少79.75亿元 天天微动态
下一篇:最后一页